|
|
|
您的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
- 古琴资讯 |
|
浅述唐宋古琴形制演变
|
发布时间:2020.06.04 来源: 浏览次数: |
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,长约130厘米,宽约20厘米,厚约5厘米。面板又称琴面,是一块长形木板,表面呈拱形,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,琴尾为椭圆形,在项、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。底板又称琴底,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,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。底板开两个出音孔,称龙池也或凤沼,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,上安两足,称颂足。面、底板胶合成琴身,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,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,叫作舌穴。面板背部设音梁,又称项实。琴腹中有两个音柱,称天柱和地柱。弦轴又称琴珍,多为圆形或瓜棱形,中空(穿弦用)。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。琴弦用丝制缠弦。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,也开有穿弦孔。底板上有四个琴脚,琴首部两个叫凫掌,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,起垫平琴身的作用。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,用以标记音位。现存以唐琴最古,至今基本结构无重大改变。 |
我是有底限的,没有下一条了!上一条:古琴述要 |
|
|
|
|
|
 |
联系官方微信 |
|
|
Copyright 2018 - 2022 妙今琴院 All Right Reserved. 官方网站:www.qdgqpx.com
主要业务:青岛古琴培训 青岛学古琴
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自于网络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会马上删除!
|
|